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多项举措,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一起来看——
要制定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制定收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
●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健全本地区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更新发布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
●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规定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时,要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
●行业主管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要加强涉企收费项目评估论证,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
●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明确职责、依据、范围、标准、规则等;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清理违规收费政策,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向企业精准推送涉企收费目录指引以及有关解读说明材料
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
●行业主管部门要常态化更新发布本领域涉企收费政策,通过专家解读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充分发挥全国减轻企业负担相关工作机制作用,精心组织政策宣传周,定期汇编发布减轻企业负担政策。
●鼓励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结合企业办理中介服务等事项,向企业精准推送收费目录指引以及有关解读说明材料,及时解疑释惑。
要常态化收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在门户网站设立信访专栏、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健全涉企违规收费投诉举报问题线索处理规定,细化完善登记、受理、转办、处理、反馈等各环节流程和要求;综合利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依法加大对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依法按程序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违规收费行为查处工作的指导,依法曝光涉企违规收费典型案例,对群众反映强烈、危害性大、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要多部门联合曝光。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按规定督促整改发现的涉企违规收费问题。
中介服务、委托服务、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等领域也加强规范
加强相关领域收费规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得违规新增中介服务事项,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属于政府管理职责的委托服务事项,相关费用由行政审批管理部门支付,不得转嫁给企业;清理对中介服务的不合理市场准入限制,支持和培育更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促进公平竞争。
民政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持续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推动健全综合监管体系,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
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持续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配合有关部门推动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相关链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全文
中国法制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