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以案释法丨下班回家途中撞伤人,公司该担责吗?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国法制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小卢是一名外卖配送员,

某日中午,

小卢配送完外卖后骑电动摩托车回家吃午饭,

途中将横过道路的吴某撞倒,

造成吴某受伤,

经交警部门认定,

小卢负事故全部责任。

于是,

吴某将小卢告上法庭,

要求其赔偿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失44962元。

(图文无关)

  庭审中,小卢辩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下班途中受到损害属于工伤范围,事故发生在下班途中,期间属于执行工作,吴某应向我所在单位索赔。”

  法院认为,事发时,小卢并无配送任务,其陈述系完成送餐工作后在回家途中发生的本次事故,且无其他证据证明其系执行单位任务,也无来自单位的授权或者指示,故其行为不属于履行职务,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故法院判决由小卢赔偿吴某44962元。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款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该条款系充分保障职工的人身权益而设置的特别条款,与《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的立法目的不同,不能因该条款的规定而将上下班行为直接等同于工作行为。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者:周崎雅 作者单位:临江林区基层法院)

中国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