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共同会见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
加快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走近大国工程 | 一港通天下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走近大国工程 | 一港通天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自浙江宁波报道

 

宁波海事执法员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检查即将出运的新能源汽车。浙江省海港集团供图

 

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无人集卡作业场景。 浙江省海港集团供图

 

鸟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浙江省海港集团供图

  蒙蒙细雨中,橙色桥吊上下抓取,氢能集卡往来如梭,万吨巨轮蓄势待发,一声汽笛划破长空……在宁波舟山港采访期间,繁忙有序的码头景象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宁波舟山港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被誉为长江经济带的南翼“龙眼”。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三。

  成绩如何而来?新征程上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带着问题,记者与宁波舟山港相关港区工作人员展开交流。

  牢记殷殷嘱托,展示“硬核”力量,在促进国内外贸易畅通、保障能源物资运输、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国港口行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智慧港口,优化港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箱,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进一步巩固。

  重点港口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进一步完善,大型深水专业化码头泊位比重大幅提升。

  智慧港口加快建设,港口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居国际前列,集装箱枢纽海港“一站式”网上受理服务、区块链电子放货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快速增长,港口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绿色集疏运比重持续增长,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明显。

  在宁波舟山港的20个港区中,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穿山港区,连续8年实现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也是目前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最频繁的码头。站在穿山港区观景平台远眺,海岸线旁矗立的2台风力发电机,与24000平方米光伏矩阵交相辉映,勾勒出蓝色经济与绿色能源共舞的生动画卷。

  说起5年来穿山港区发展取得的突破,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勇为记者列出一组数据:“首先是作业能力的提升。我们在码头岸线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硬件改造、设备优化持续提升作业能力,年集装箱吞吐量去年首次突破了1100万标箱,占整个宁波舟山港作业量的1/4左右,日吞吐量最高达到4万标箱。”

  港口与生俱来的枢纽禀赋,成为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正是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的重要体现。作为世界级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持续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提升江海衔接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打造区域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1月,一艘由宁波舟山港启航的货轮抵达德国威廉港,标志着连通中国长三角地区与德国威廉港的“中欧快航”直达航线成功完成首航。货轮主要装载来自中国的锂电池等商品,不挂靠任何中转港,航行时间仅26天,比传统方式减少约12天。这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到欧洲最快的海运直达航线。

  助力跨境电商发展,宁波舟山港推出完善跨境物流多式联运网络、加快海外物流节点布局等12条措施,累计开通包括“中欧快航”在内的海运快线22条,把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输送到全球,把全球优质资源带回中国。

  着眼贸易便利化,宁波舟山港积极推动大宗商品储运、加工、海事服务基地和贸易、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以一流服务助力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从穿山港区乘车,20分钟即可到达位于梅山港区的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梅山港区岸线长3950米,有10个集装箱泊位,去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标箱,与穿山港区形成千万箱级泊位群“双星闪耀”格局。这里也是宁波舟山港推进数字化改革、建设绿色智慧港口的示范区。

  35岁的吴起飞,是梅东公司一名桥吊导师。不同于传统桥吊司机长时间弯腰低头的高空作业方式,吴起飞和同事们只需在远控室看着电脑屏幕操作手柄,即可控制吊箱。目前梅东公司共有50台桥吊,其中36台为远控桥吊。

  “传统作业模式是司机爬上桥吊,在空间不足5平方米的司机室内操作,全程俯视作业。通过港区智慧化建设,司机坐着人体工学椅,对着显示器界面,通过操控台就可以对几公里外的桥吊进行操作,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改善了工作环境,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吴起飞举例说,随着手柄和吊具的向下移动,相关摄像头也会调整焦距,让画面保持恒定比例,让司机可以更加便捷精准地操作。

  作为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升级样板工程,梅山港区以打造世界一流千万标箱级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发展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实现一脑统领(数字大脑)、一网覆盖(感知物联网络)、一链作业(桥龙吊远程操控、集卡混行作业链)、一区示范(自动驾驶试验区)的“四个一”智慧港口建设模式。

  “智慧港口、智能码头有两条实现路径,一条是全自动化,从码头基建开始就是全自动化的;另一条是传统码头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梅山港区一大亮点就是无人集卡和有人集卡的混线作业,为传统码头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可以复制的经验。”梅东公司副总经理陈新告诉记者,随着码头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充实进来,公司技术人员更多承担了人工智能翻译师和应用场景架构师的任务。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转型。梅山港区以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为核心,打造低碳码头示范工程。港区规划建设5台风力发电机,全面投用后年发电量将达5600万度,预计减少碳排放2.2万吨。目前,已实现4台风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累计完成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度,绿电消纳超1550万度。

  在穿山港区,我国首个港区级“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项目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风机与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1万吨。

  在做好港区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宁波舟山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往来船舶、集卡的绿色用能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域已建成岸电系统157套,年接电船舶近1.2万艘次,码头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

  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助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

  由福建泉州发货、经浙江金华分拨的日用品,成箱地堆放在义乌港直通仓1号仓库里。箱体英文封签上,“Made in China”字样格外醒目。等待它们的,是一次漂洋过海的长途旅行。

  义乌港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具有海关查验口岸功能及订舱、签单、提还箱、甩挂等海港功能的内陆无水港,可以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其中,由综合配套服务楼、仓库等组成的直通仓于2020年7月投用,以实现“船务、港务、关务”前移、“仓仓”直通为目标,在提还箱、甩挂、供应链增值等方面为引入企业提供服务,成功架起世界小商品之都直通宁波舟山港的黄金通道。

  “宁波舟山港拥有北仑、穿山等五大集装箱码头群,义乌港正在加快推进‘第六港区’建设,商品进入义乌港就相当于进入宁波舟山港。”浙江义乌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来举例说,直通仓设置“义迪通”专区,货物从义乌卖家“点对点”送到迪拜买家手中,省去了多次委托、多次转运环节。

  令王来感到骄傲的是,今年3月5日,随着一列满载日用小商品的海铁联运班列从义乌西站鸣笛启程,“义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累计业务量突破100万标箱,成为国内首条业务量达到百万标箱的海铁联运线路。

  港通天下,服务世界。依托世界第一大港得天独厚的优势,宁波舟山港以开放合作的姿态织就港航物流服务网,助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据统计,宁波舟山港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贸易通道,开辟集装箱航线超300条,其中国际航线超250条,“一带一路”航线130条,港口连通性指数居全球第二。

  陆路联通方面,宁波舟山港镇海、北仑、穿山3个港区已直通铁路,拥有海铁联运班列27条,内陆无水港总数增至38家,海铁联运业务范围涵盖江西、安徽、河南、湖北等16个省份67个城市,形成了北接古丝绸之路、中汇长江经济带、南联千里浙赣线的三大物流通道。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连接着上下游数以千万计的外贸企业和市场,向世界展现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优化港口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宁波舟山港积极推广“浙江e港通”品牌,以关务、港务、船务、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化”为突破口,全方位、深层次提升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水平,将内陆港站建设成为国际贸易“始发港”和“目的港”,构建“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的崭新格局。

  “我们将围绕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总目标,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实干攻坚,努力在时代浪潮中争先进位、奋楫前行。”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企业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